最新消息:太极12功法养生功(太极12)
1、第一节 震撼大地 拍地双手朝下,弯腰微屈膝,头略低,目视地面击掌,以肩部带动前臂,两掌相对而击,击打的声音波及大地,使大地的回声波波及自己,回声的音波称之为信息反馈,也就是地球的气息波从腿达到全身。
(资料图)
2、切忌仰头,以免气血在颈部不得疏通,使得脑部供血不足,头低下则气顺,骨髓之气血补充大脑。
3、共拍打36次。
4、第二节 震撼自己 拍“人”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5、双手掌相对,十指朝上,双手在胸前膻中穴前合十击掌(又称打开心门)36次。
6、击掌时双腿同频弯曲振动,击掌与屈膝同步。
7、结束后双手自然落下。
8、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9、第三节 震撼宇宙 拍“天”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10、双臂高举过头,双手指朝上,劳宫相对,在头顶百会穴顶上成环状击掌。
11、高血压者在头前击掌。
12、然后双手缓慢分开,注意两臂分开,距离不得超过肩宽。
13、击掌同时顶胯。
14、劳宫相对共拍打36次。
15、击掌时,环状的音波直达宇宙,再从高天下来的信息波反馈到你的自身,一来一往信息互换,从宇宙来的能量进入你的体内,双臂成环,犹如光圈,形成一个辉光照射,随着身体强壮光度也在增强。
16、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17、顶跨:身体后仰,双腿曲膝,一腿一步之距脚尖向前固定好,由膝盖向上登直的瞬间爆发力传给胯根的前顶。
18、教学视频中,此节称为“震撼百会”。
19、第四节 拍心拍肺 拍心、肺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手指斜向上拍打双乳上部36次。
20、击掌时双腿同频弯曲振动,击掌与屈膝同步。
21、结束后双手自然落下。
22、此节可使肺部得到治疗。
23、如肺气肿、肺结核、气喘、气管炎、咽炎、食道炎等。
24、可使肺叶气血流通,并能容纳更多的氧气,对心脏更是有奇特的疗效。
25、如二间半狭窄、房颤、早博、心缺血、冠心病、心包疾病等,对胸膜炎、乳腺增生等都能得到相应的疗效。
26、第五节 肝胆脾胃 拍肝、胆、脾、胰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拍打季肋区36次。
27、右手在肝、胆部位,左手在胰、脾、胃部位,手指相对,劳宫向内同时拍打。
28、双腿同频弯曲振动,击掌与屈膝同步。
29、结束后双手自然落下。
30、此节可治疗肝胆疾病如肝硬化、肝肿大、甲肝、乙肝、肝炎、胆结石、胆管狭窄、胆囊炎等。
31、对脾肿大、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贲门、幽门、胰腺、隔肌、胃涨、胃消化不良、胃酸、胃热、梅核气有很好的疗效。
32、季肋区:即短肋骨,位于胸部两侧的第十一、第十二肋的软骨。
33、亦称季胁“软肋”、“橛肋”。
34、第六节 重拍小腹 拍小腹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35、双手放在小腹两边,手指向下,用力拍打下腹肚脐两侧的天枢穴,比前几节均要加重拍打力度。
36、双腿同频弯曲振动,击掌与屈膝同步。
37、拍打36次。
38、对小肠、大肠、盲肠、横结肠、降结肠、肠梗阻、肠粘连、男科、女科、各种肿瘤起康复作用。
39、肥胖者减肥,体瘦者增胖对胃下垂、肾下垂均能得到调理,可使弹力增强,对腹肌腹膜起到相应的调整。
40、天枢穴:对齐肚脐各向左右三指宽处 。
41、第七节 重拍环跳 拍环跳 身体直立,双手背于腰后,双手掌对准臀部两侧的环跳穴用力拍打。
42、拍打时配合两腿蹲站动作,眼平视。
43、劳宫相对共拍打36次。
44、可调理腰腿疼、半身瘫痪、脑出血、脑血栓、坐骨神经疼,对臀下神经、臀下皮神经有疗效,可使老年臀部萎缩的肌肉重新丰满,使肌肉发达有弹性,对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臀下坐骨神经及皮下坐骨神经均有上好的疗效。
45、环跳穴: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46、第八节 膝盖上面 拍膝盖上边两膝微屈,双臂自然垂于胯下,然后双手虎口分开,拍打膝盖上缘。
47、拍打时配合蹲站动作,掌心打在膝盖上偏外的伏兔、阴谷穴位,拇指在内侧血海穴,指尖在犊鼻穴。
48、拍打36次。
49、此节可调理腿疼麻木、风湿肿疼、上下肢瘫痪、胃疼乳痈、嘴歪眼邪对腿神经、股前皮神经和外侧皮神经、血管骨外侧动、静脉分支、旋骨外侧降支神经,有较好的效果。
50、伏兔穴: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端的连线上,髂骨上6寸。
51、阴谷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
52、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
53、犊鼻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54、教学视频中,此节称为“拍打膝盖”。
55、第九节 膝盖外面 拍膝盖外侧两膝微屈,双臂自然下垂,用掌心拍打膝盖外侧的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及稍下方小腿部位,配合两腿蹲站动作,拍打36次。
56、此节可治疗膝肿疼、筋挛急、小腿麻木、偏瘫、胆道疾病、腰腿酸疼、眩晕、吞酸,对胸下肢外侧疾病、嘴歪脸邪、口鼻眼耳及腰骶骨神经、脊髓神经、腰至骶骨节及腓神经均有效果。
57、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
58、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59、教学视频中,此节称为“重拍足三里”。
60、第十节 膝盖内面 拍膝盖内侧将膝盖微曲,用掌心拍打膝盖内侧平面处的阴陵泉及稍下方小腿部位,配合两腿蹲站动作,共拍打36次。
61、此处有阴陵泉、曲泉、阴谷、血海、内膝眼等穴对膝疼、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疝气、阳萎、遗精、前列腺炎、小便涩疼、月经不调、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股内侧疼、腹疼、腹泻等有良好效果。
62、阴陵泉: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 。
63、曲泉:膝内侧部,屈膝内侧横纹端,当股骨内上踝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处。
64、阴谷: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65、内膝眼:在髌韧带内侧凹陷处。
66、第十一节 丹田八髎 拍丹田、八髎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67、双臂分别置于身体一前一后,前边拍打脐下小腹处的丹田穴,后边是腰阳关下的八髎穴。
68、左手先拍打丹田,右手拍打八髎穴,然后交替拍打,身体随之转动,拍打时配合两腿蹲站动作。
69、左右交替拍打为一次共拍打36次。
70、这里有腰奇穴、腰俞、阳关、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气穴、大赫等穴,对腰涨水肿、小便不利、妇科、月经不调、疼经、白带、盆腔炎、脐周围疼、疝气、阳萎、尿失禁、尿潴留、腹泻疾病有神奇的效果。
71、丹田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72、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73、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74、第十二节 拍肩拍胯身体直立,甩动双臂用一手手掌拍打肩部,同时用另一支手从背后拍打,两手交替拍打。
75、拍打时身体稍后仰,双臂尽量伸展,打肩时手掌力求打到肩膀上边,打胯力求将手背打在八髎穴的两边大胯上,同时配合两腿蹲站动作。
76、这里有肩井、巨骨、肩髎、云门、中府、腰俞穴等。
77、左右交替拍打为一次。
78、共拍打36次。
79、此节对颈椎、手不能举、麻木、腰脊疼痛、腰骶疼、痔疾、下肢痛、坐骨神经、臀下神经、股骨头坏死、缺血、神经瘫痪等均有好的效应。
80、心脏病人多有肩周炎,故拍肩相应调整了心脏,对颈椎骨质增生、颈神经灰质等均有缓解的作用。
81、 朋友: 我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那就是我与我素不相识得人发送太极音乐。
82、可能您也认为我傻,但是我仍痴心不改。
83、我并不图对方有太大的回报,只希望对我的行动作出肯定就足矣! 太极文化博大精深,修学太极拳的目的是修养身心,修养身心的主要途径是太极思维。
84、太极文化所推崇和传播的太极拳,讲究练拳时“找舒适”,找到舒适“舒适练。
85、”普及太极拳,对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促进气血循环,帮助实现延年益寿很有好处。
86、在不知不自觉中进入练太极的美好意境,能自然而然地获得健康,精神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滋养。
87、祝您及您的家人、朋友都能从我的这些音乐和太极口令中得到快乐、健康。
88、 你对我发的这些音乐如满意请在“我的提问”一栏,打开以后会显示你所提的问题,在相关为题后面有“处理”二字,点击一下,在页面的最下方有“处理提问”的四种方式,请点击下面回答中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表示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
89、我将不胜感激!谢谢!今后如有太极方面的疑问尽可提问。
90、我和我的团队将尽力为您答疑解惑!请点击下面回答中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确定满意回答。
91、 我将一如既往的对需要我帮助的人进行帮助和指导,愿天下拳友、网友能够在我的音乐声里快乐每一天,幸福一辈子。
92、也希望接受过我点滴帮助的人成为高尚的人,正直的人,纯粹的人,乐于助人的人。
93、这就是我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也是我普及和推广太极文化的夙愿。
94、谢谢! 仔细聆听,你需要的应有尽有!祝你成功! 注:收到后请及时下载,我会及时更新。
95、更新过程中我的资源会短暂删除,如不及时下载您会下载不到!。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