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崛起千亿级新能源高地_当前热闻

“早啊,上班去呀?”

“嗯,这几天厂子里忙得很,我先走了啊。”


【资料图】

一大早,杨林跟遇到的几名村民热情地打过招呼,就兴冲冲地朝几百米之外的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走去。

走在厂区平坦的柏油路上,看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超大型车间,杨林心情愉悦。

今年45岁的杨林是包头市石拐区开州窑子村村民,眼前的这一切让他觉得很梦幻: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山包连着一座山包的“壕壕沟沟洼洼”,而现在,那些山包都消失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宏大的新能源产业园区。

“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这小山沟沟里来了这么大的企业。”杨林说,如今,除了自家养一些牲畜和不多的耕地,他和很多村民在家门口打工年收入就超过5万元。

石拐区位于大青山腹地,属山丘地带,四面环山,中部为沟壑相间的黄土山丘。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与包钢配套建设的“一五”计划国家重点项目——大青山煤田,使石拐区成为包头市能源基地,累计开采原煤2.1亿吨。

这里长达3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给当地留下的是65平方公里的采空区。

2011年,石拐区被列入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被列入全国67个资源衰退型地区;2021年,煤矿开展全面清理整顿,形势更加严峻。

资源枯竭、资源衰退,因矿设区、因煤而兴的石拐区,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发展绝境。在扼颈般的发展困境中,如何突围,成为石拐区必须面对的现实。

“腾笼换鸟”“二次创业”“产业升级”……这些看似轻松的字样,对于血液中流淌着“肯吃苦、重实干、不服输、争一流”传统矿山精神的石拐人来说,是在绝境中的一次又一次蜕变,他们的这种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石拐诚意”,不仅为自己拼出了一条发展之路,也感动了外来投资者。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2021年11月24日,对于石拐人来说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作为我国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骨干龙头企业,明阳集团在众多选项中最终与石拐区签订了超大型陆上风电整机及关键核心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这是一个建设千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中的重要项目,建成后,产业园将成为目前国内陆上风电整机制造产能最大、核心部件集中度最高、属地化产业配套最完备、单机容量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就可以带来200亿元以上的产值、5亿元以上的利税,解决千人以上就业。

这个孕育中的“金娃娃”何以接续落地?望着园区内高差约50米、中间沟壑纵横的两座大山脊,要做到协议中约定的一年时间里建成、投产、见效,谈何容易。企业相关负责人连连摇头,认为“不靠谱”。

有了项目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落地开工、投产达效才是真发展。如何让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再从地上落到账上,面对质疑,石拐人喊出了“脱皮掉肉”“砸锅卖铁”“争分夺秒”的口号,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石拐区科创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内(以下简称科创园),总体规划面积为2100亩,一期占地650亩。为了平整出这2000多亩项目用地,石拐区咬紧牙关拿出当年财政收入的60%,并想尽各种办法筹措资金,先后投入近10亿元,以“有解思维”“优解思维”,不惜一切代价削山填谷、劈山造地。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为了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石拐区成立专班,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卡准时限,以月、旬、天量化进度。与此同时,他们还开拓思维、积极创新,加快项目手续办理、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最大限度地服务企业,擦亮“石心实意”政务服务品牌、创造出“石拐速度”。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2022年3月25日,随着一声鸣笛,数百台大型机械开足马力,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破土动工;

2022年5月31日,明阳北方智慧能源内蒙古5-10MW新能源超大型风机及关键核心部件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施工方进场;

2022年7月8日,明阳项目首根钢柱顺利吊装,厂房从基础工程转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2022年12月29日,明阳百米叶片投产下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不久,由明阳智能自主研制的MySE216陆上超大型玻纤叶片成功下线,叶轮直径达216米,制造出目前全球已下线叶轮直径最大的陆上机组叶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陆上超大型风电整机制造厂、碳玻混合超长叶片制造厂、风电整机齿轮箱制造厂、中速永磁发电机制造厂、智能电气配套设备制造厂、国家级陆上风机综合实验检测认证中心等都将陆续在这里落户或本地配套,为包头培育千亿级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从荒山造地到争取资金,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到办理系列手续……项目建设一路走来,科创园党支部书记陈永平刻骨铭心,至今说起来心情都难以平静,“非常艰难”是他和大家共同的感受。

“科创园规划范围内高压线路较多,是明阳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大突出问题,我们先后赴市供电局协调40余次,完成古石线110KV高压输电线路等3条线路的改迁架设和1条线路的手续办理工作,仅此一项就节约投资800万元。”陈永平介绍道。

“从招商之初我们就明白,这绝不仅仅是引进一个风电项目,而是在导入一个新能源业态。现在看来,举全石拐之力来做这件事实在是太值了!”石拐区发改委主任刘志强表示。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营商环境优则企业强。

谈起未来的发展,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对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信心百倍,他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风机制造企业,我们把大型整机等高端核心部件和大型整机落户在包头,建设两个国家级创新研发中心检测试验中心,不仅要制造,还要智造,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一个千亿级以风电为主体的新能源全产业链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记者  蔡冬梅)

[责任编辑:张彬]

    标签:

    为你推荐

    辽宁聚焦农资加强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助力保障春耕生产

    进入春季以来,我省各级检察机关聚焦农药、种子、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资方面问题,加大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来源:辽宁日报 22-03-27

    辽宁沈阳首次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 确保满足医疗废物处置需求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和涉疫垃圾的收运处置工作,沈阳市日前首次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在原有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日处置能力

    来源:辽宁日报 22-03-27

    河北印发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 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区建设

    近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到年底,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进一步规范,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河北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断增强行业创新能力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近年来,我省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创仿结合、品种优化、链条延伸为主攻方向,大力支持创新药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河北发布通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推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近日,省住建厅、省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提出,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