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六年,灵山卫城隍庙庙会“焕新”重启


(相关资料图)

舞狮欢腾跳跃,锣鼓声铿锵有力,5月26日一大早,灵山卫街道13支文艺队伍分成东西两队,热热闹闹地朝着城隍庙出发,沿途不时有市民和游客加入互动。暌违六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城隍庙庙会再度回归,盛装启幕。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市民和游客们听小曲看大戏,品美食赏非遗,沉浸式享受民俗盛宴,感受浓浓人间烟火气。

据介绍,灵山卫城隍庙庙会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不仅是卫城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风水宝地”,于2015年入选黄岛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作为古卫城历史文化资源代表的城隍庙,近年来历经改造更新、保护修缮,已成为灵山卫街道具有唯一性、独特性、难以复制性的文化和城市景观新地标。

此次阔别六年再次重启,灵山卫城隍庙庙会赶出新味道。本届庙会重塑城隍庙非遗品牌,创新采用“主会场+分会场”形式,围绕“祈·祭祀”“赏·民俗”“食·乡情”“品·非遗”“购·手作”五大板块,成功举办曲艺表演、传统祭祀、热闹集市等活动,在保护传承与活化传播庙会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市民游客的参与体验。

庙会期间,城隍庙广场内摊位林立,螺钿技艺、植物染、皮影戏等1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工艺人云集于此,现场活态展示非遗文化,2万余名市民游客潜心欣赏,流连忘返;剪纸、绒绣、木雕等非遗项目衍生出的各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颇为吸睛,引得人们争相购买。卫城大戏台上,茂腔表演、古典舞蹈、民乐演奏轮番上场,台下观众沉醉其间,火爆热闹的文化专场表演把现场绘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民俗画卷,笙歌妙舞,场场爆满,令人拍手叫绝。

“城隍庙里不但记录着我们的发展历史,还蕴含着风土人情,这不仅是一份珍贵的记忆,更是一种教育素材,街道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家住灵山卫街道西南园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陈萍一早便带着孩子前来参加庙会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灵山卫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改革创新,以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为契机,依托古卫城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产业活力焕新、人文特色延续,增强区域发展宜居性、持续性、生命力,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的双赢之路。

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已在灵山卫街道遍地开花:东街红日艺术团、毛家山艺术团等40余支文艺队伍常年活跃在卫城大地上;小戏小品进社区、“书香卫城”全民阅读等10余个文化惠民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茂腔、快板等100余件作品被居民广为传唱……设施健全的文化阵地、遍布全街的文化队伍、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像一颗颗文化的“种子”植根灵山卫街道,用各种方式融入百姓生活,以文化赋能群众“精神富裕”。

下一步,灵山卫街道将创新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推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让文化资源“转起来”,把文化食粮“种下去”,真正把“公共文化盛宴送到群众身边”,以文化基因激发旅游发展活力。(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通讯员 邓特 报道)

    标签:

    为你推荐

    辽宁聚焦农资加强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助力保障春耕生产

    进入春季以来,我省各级检察机关聚焦农药、种子、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资方面问题,加大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来源:辽宁日报 22-03-27

    辽宁沈阳首次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 确保满足医疗废物处置需求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和涉疫垃圾的收运处置工作,沈阳市日前首次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在原有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日处置能力

    来源:辽宁日报 22-03-27

    河北印发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 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区建设

    近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到年底,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进一步规范,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河北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断增强行业创新能力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近年来,我省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创仿结合、品种优化、链条延伸为主攻方向,大力支持创新药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河北发布通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推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近日,省住建厅、省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提出,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