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家炎症性肠病关爱中心在成都投入使用


【资料图】

近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的“常相伴·炎症性肠病关爱中心”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挂牌成立,并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四川省首家炎症性肠病关爱中心。

炎症性肠病(简称IBD)是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同时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由于此病起病缓慢,少数急骤,病情轻重不一,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诱因容易致使病情反复发作,患者还常常面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率增加等问题。

据介绍,“常相伴·炎症性肠病关爱中心”能够为炎症性肠病患者提供科学、严谨的输注治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全面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该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多的输注时间和地点选择,优化预约机制以缩短就诊预约等待时间,通过多种形式的宣教为患者带来科学的炎症性肠病治疗知识,并提供科学、高效的全病程管理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炎症性肠病,助力患者形成更积极的疾病自我管理模式。

相比以往,IBD患者需要住院1~2日完成生物制剂治疗,还要提前预约床位,等待排床输注。“炎症性肠病关爱中心”的成立使IBD患者能在当天就诊,可在6~12小时内完成输注治疗后即可出院,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费用,改善IBD患者就医体验。

据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张华主任医师介绍,为了提高IB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做好长期自我管理,她与科室医务人员一起,从IBD患者入院开始就通过健康宣教让其全面了解疾病情况;在院期间,通过视频宣讲、饮食科普等形式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特点与治疗方式。科室很早就建立了“慢性肠病患者交流”微信群,对于群内患者的种种疑问,医生都会及时给予回复,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作为以标准化输注中心为基础的相关学科慢性病管理平台,“常相伴·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关爱中心”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落地,将有助于整合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协同医院消化病治疗优势,提升医院IBD相关学科科研能力和临床治疗水平,更好地为IBD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治疗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 陈怡西

    标签:

    为你推荐

    辽宁聚焦农资加强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助力保障春耕生产

    进入春季以来,我省各级检察机关聚焦农药、种子、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资方面问题,加大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来源:辽宁日报 22-03-27

    辽宁沈阳首次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 确保满足医疗废物处置需求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和涉疫垃圾的收运处置工作,沈阳市日前首次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在原有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日处置能力

    来源:辽宁日报 22-03-27

    河北印发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 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区建设

    近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到年底,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进一步规范,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河北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断增强行业创新能力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近年来,我省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创仿结合、品种优化、链条延伸为主攻方向,大力支持创新药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河北发布通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推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近日,省住建厅、省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提出,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返回顶部